
富士電視台節目於New York Festival兩部門獲獎 ,『The Nonfiction』連續5年獲獎!
國際性媒體獎項『New York Festival』最終結果於4月19日(三)公布,『The Nonfiction 東京快遞物語~智慧手機與腳踏車與路上生活者~』榮獲紀錄片‧社會問題部門銅獎,而NONFIX『拉麵二郎的奇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TW/whats-new/nyf2023/"></a>…
more國際性媒體獎項『New York Festival』最終結果於4月19日(三)公布,『The Nonfiction 東京快遞物語~智慧手機與腳踏車與路上生活者~』榮獲紀錄片‧社會問題部門銅獎,而NONFIX『拉麵二郎的奇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TW/whats-new/nyf2023/"></a>…
more於2008年日本上映,由三谷幸喜擔任腳本‧導演的電影《魔幻時刻》之中國版《這個殺手不太冷靜》,2022年於中國創下電影營收第三名。 《魔幻時刻》描述男子在搞不清楚狀況下愛上了黑道老大的女人,為了免去火光之災,老大命令他帶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TW/whats-new/themagichour/"></a>…
more富士電視台2012年製播日劇『多金社長小資女』(RICH MAN, POOR WOMAN)將在2023年2月起,於斯里蘭卡公共放送SLRC(斯里蘭卡電視放送協會)播出。 『多金社長小資女』講述雖在個性上有許多不足的部分,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TW/whats-new/slrc/"></a>…
more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
她,凌駕群山,以完美的樣貌聳立遠方。
她,經時間淬鍊,受到歌人吟詠,繪師繪製,受到人們喜愛。
她,是國家精神的象徵。
她,也是富士電視台社名的由來。
醒目的球體作為瞭望台向遊客開放,晴天時可眺望東京與富士山。
來,與我們一起同樂吧!
富士電視台本社建築由丹下健三先生設計。
丹下先生為初次獲得建築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的日本人,也是設計了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東京都廳等,許多象徵性建築的建築師。於東京帝國大學研究所畢業後,1946年至1974年於母校任教,為「丹下研究室」主理人。除了培育出淺田孝、大谷幸夫、沖種郎、神谷宏治、槇文彦、磯崎新、黒川紀章、谷口吉生等優秀人才外,也在米蘭理工大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等世界各國進行後進育成。
1960年代,他提出了「東京計畫1960」計畫,強調東京的交流機能構造改革的必要性。此時他就開始關注「空間與象徵」議題,並設計了當時少見的懸垂結構建築「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 1964 ) 」。
特別是第一體育館使用的雙重懸垂結構是世界上少見的案例。主纜繩上再加上一條纜繩的「雙重懸垂結構」始於勒·柯比意的『蘇維埃宮』。此建築物同時也是結構表現主義的巔峰。而第一競技場分別於1964年、2021年兩度做為東京奧運比賽會場。
丹下先生認為「能將過度集中於東京的人潮分散、使其國際化、情報化的地區就是臨海副都心」,並多次強調東京灣岸區域開發的必要性。灣岸區域開發即將開始時,丹下先生參與了富士產經集團與臨海開發的企業比稿,精彩勝出,於台場地區設計了擁有頂尖傳播功能的象徵性指標建築「富士電視台本社建築」。
另外,丹下先生也參與了世界各地的首都建設、都市、校園計畫。他不僅僅是一位建築師,還是一位城市規劃師,這也是他被稱為「世界的TANGE」的原因。
自1997年開業,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富士電視台本社建築仍舊與彩虹大橋並列為台場指標性建築。
本社建築須具備 (1)辦公室、(2)複數大型攝影棚、(3)複數中型攝影棚與播出設施、(4)供訪客使用之開放空間 等構造與用途相異的四個條件。
一般大樓只要滿足(1)與(4)的項目,並做好大樓外圍的整備,但富士電視台本社建築中也須包含(2)、(3)項中提到的攝影棚。(2)大型攝影棚必須是寬闊的空間,不能有柱子,而(3)所提到的區域中也預計放入一定重量
的設備。
丹下先生將五個大型攝影棚並列,在兩端設置了辦公大樓與播放大樓,並在大樓的低層部分規劃為大型攝影棚,解決了以上的問題。兩棟大樓中間除了有低樓層攝影棚連接,也設計了六條連接走廊,並於最上方配置了球體展望台,建造了兼具統一性、透明感與流動性的建築。
「●、■、▲」被稱作設計的基本,很常出現在繪畫作品中,但建築物中很少出現「■(四角形)」以外的形狀。但丹下先生在富士電視台本社建築設計中實現了此一理論。
值得注目的是▲與●。
考慮到人潮流動而設計的「▲空間」,即為一樓大廳通往七樓屋頂庭園的「透明管狀手扶梯」以及辦公大樓屋簷下的「大樓梯」。而最大的亮點「●空間」則是設置於雙塔之間,以鈦合金包覆著直徑32m,離地100m的「球型瞭望台」,可以說是整個建築中最具象徵性的標的。
丹下先生堅持建築物需要有統一形式的外牆(立面)。立面一般指的是建築物的「正面設計」,但對大型建築物來說,它還包含了構成外觀的立面,亦即整體建築物的「顏面」,從市中心看建築是什麼的樣子。
這是一棟在海埔新生地建造的超高層大樓,由複雜構造以及四支一組主樑支撐的建築物。從立面圖上就能看出這是一棟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主樑」的建築。
一般大樓會選用玻璃幕牆,但富士電視台本社建築卻使用鋁製外牆。另外,不只是縱向垂直延伸,丹下先生還使用了連接走廊表現橫向水平延伸,創造出3次元立體空間感。
從東京灣望向本社建築,在左右非對稱的超高層雙棟大樓中,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棟帶著球體、由縱向與橫向樑柱構成、充滿躍動感、透明感的建築之美。
標示設計(導覽標示中使用的小圖示設計)也反映了上述主樑結構。由位於美國紐約的Pentagram公司進行設計的「方眼網格」,既大膽又簡約的表現出整棟大樓的樣貌。此標示用於本社建築外圍以及大樓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