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要
- 设计者
- 株式会社丹下都市建筑设计、株式会社小堀铎二研究所
- 施工
- 鹿岛建设
- 建筑主
- 株式会社富士媒体控股
- 用地面积
- 21,102.220 m²
- 建筑面积
- 141,825.438 m²
- 楼层数
- 地上25层、地下2层、塔屋1层
- 高度
- 123.45 m
- 开工
- 1993年4月
- 竣工
- 1996年6月
6月29日(周三),被称为“商业界奥斯卡奖”的Stevie® Awards第九届亚洲-太平洋史蒂夫®奖的授奖仪式,以网络在线形式举行。去年富士电视台举办的虚拟活动《THE ODAIBA 2021 虚拟冒险岛》在本奖项的活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CN/whats-new/goldstevie/"></a>…
more■《虚拟冒险岛》在第九次亚洲-太平洋史蒂夫®奖活动部门“Innovation in Entertainment Events”中,荣获金奖。 夏日台场的景胜,富士电视台送给大家的夏日活动今年又回归台场! 与去年相同,虚拟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CN/whats-new/virtualadventureisland…
more■『监察医 朝颜』主演‧上野树里 演技部门获奖!『监察医 朝颜』连续剧部门获奖、W获奖! ■『The Nonfiction』连续4年获奖,今年初次2节目同时获奖! 连续剧『监察医 朝颜』荣获连续剧部门、演员‧上野树里荣获 … <a href="https://www.fujitv.com/zh-CN/whats-new/new-york-festival/"></…
more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
她,凌驾群山,以完美的样貌耸立远方。
她,经时间淬鍊,受到歌人吟咏,绘师绘制,受到人们喜爱。
她,是国家精神的象徵。
她,也是富士电视台社名的由来。
醒目的球体作为瞭望台向游客开放,晴天时可眺望东京与富士山。
来,与我们一起同乐吧!
富士电视台本社建筑由丹下健三先生设计。
丹下先生为初次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日本人,也是设计了国立代代木竞技场、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东京都厅等,许多象徵性建筑的建筑师。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所毕业后,1946年至1974年于母校任教,为「丹下研究室」主理人。除了培育出浅田孝、大谷幸夫、冲种郎、神谷宏治、槇文彦、矶崎新、黒川纪章、谷口吉生等优秀人才外,也在米兰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各国进行后进育成。
1960年代,他提出了「东京计画1960」计画,强调东京的交流机能构造改革的必要性。此时他就开始关注「空间与象徵」议题,并设计了当时少见的悬垂结构建筑「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 1964 ) 」。
特别是第一体育馆使用的双重悬垂结构是世界上少见的案例。主缆绳上再加上一条缆绳的「双重悬垂结构」始于勒·柯比意的『苏维埃宫』。此建筑物同时也是结构表现主义的巅峰。而第一竞技场分别于1964年、2021年两度做为东京奥运比赛会场。
丹下先生认为「能将过度集中于东京的人潮分散、使其国际化、情报化的地区就是临海副都心」,并多次强调东京湾岸区域开发的必要性。湾岸区域开发即将开始时,丹下先生参与了富士产经集团与临海开发的企业比稿,精彩胜出,于台场地区设计了拥有顶尖传播功能的象徵性指标建筑「富士电视台本社建筑」。
另外,丹下先生也参与了世界各地的首都建设、都市、校园计画。他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师,还是一位城市规划师,这也是他被称为「世界的TANGE」的原因。
自1997年开业,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富士电视台本社建筑仍旧与彩虹大桥并列为台场指标性建筑。
本社建筑须具备 (1)办公室、(2)复数大型摄影棚、(3)复数中型摄影棚与播出设施、(4)供访客使用之开放空间 等构造与用途相异的四个条件。
一般大楼只要满足(1)与(4)的项目,并做好大楼外围的整备,但富士电视台本社建筑中也须包含(2)、(3)项中提到的摄影棚。(2)大型摄影棚必须是宽阔的空间,不能有柱子,而(3)所提到的区域中也预计放入一定重量
的设备。
丹下先生将五个大型摄影棚并列,在两端设置了办公大楼与播放大楼,并在大楼的低层部分规划为大型摄影棚,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两栋大楼中间除了有低楼层摄影棚连接,也设计了六条连接走廊,并于最上方配置了球体展望台,建造了兼具统一性、透明感与流动性的建筑。
「●、■、▲」被称作设计的基本,很常出现在绘画作品中,但建筑物中很少出现「■」以外的形状。但丹下先生在富士电视台本社建筑设计中实现了此一理论。
值得注目的是▲与●。
考虑到人潮流动而设计的「▲空间」,即为一楼大厅通往七楼屋顶庭园的「透明管状手扶梯」以及办公大楼屋簷下的「大楼梯」。而最大的亮点「●空间」则是设置于双塔之间,以钛合金包覆着直径32m,离地100m的「球型瞭望台」,可以说是整个建筑中最具象徵性的标的。
丹下先生坚持建筑物需要有统一形式的外牆(立面)。立面一般指的是建筑物的「正面设计」,但对大型建筑物来说,它还包含了构成外观的立面,亦即整体建筑物的「颜面」,从市中心看建筑是什麽的样子。
这是一栋在海埔新生地建造的超高层大楼,由复杂构造以及四支一组主樑支撑的建筑物。从立面图上就能看出这是一栋能让大家一眼看出「主樑」的建筑。
一般大楼会选用玻璃幕牆,但富士电视台本社建筑却使用铝製外牆。另外,不只是纵向垂直延伸,丹下先生还使用了连接走廊表现横向水平延伸,创造出3次元立体空间感。
从东京湾望向本社建筑,在左右非对称的超高层双栋大楼中,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栋带着球体、由纵向与横向樑柱构成、充满跃动感、透明感的建筑之美。
标示设计(导览标示中使用的小图示设计)也反映了上述主樑结构。由位于美国纽约的Pentagram公司进行设计的「方眼网格」,既大胆又简约的表现出整栋大楼的样貌。此标示用于本社建筑外围以及大楼内外。